代謝症候群殺傷力 勝單一疾病

多種危險因子聯手出擊 與國人十大死因榜疾病相關

代謝症候群殺傷力 勝單一疾病

署立台南醫院醫師薛又毓強調,民眾可以藉由飲食、運動等生活型態的改變,改善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因子,才能常保身體健康。(記者林東良攝)

〔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〕2012-10-11
由於現代人生活與工作型態的改變,靜態的活動所占的生活比例是越來越重了,加上飲食習慣逐漸西化的影響,「代謝症候群」因而越來越常見,成為現代人的「文明病」。

衛生署台南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薛又毓指出,一名四十多歲的王姓男子,是科學園區的工程師,自大學畢業後,因責任制的工作性質,常使他連睡覺的時間都嫌不夠,以前讀書時期每天跑步的習慣都難以維持。尤其是有了家庭之後,每天在工作與家庭間忙碌穿梭,身形也隨著年紀,不知不覺膨脹起來;他偶有閒暇,也往往藉由與親友聚餐,享受美食來紓解生活壓力,朋友總愛開玩笑,說王先生是「幸福肥」,但王先生卻漸漸覺得容易疲累,稍想回復過去運動的習慣,卻因負荷變重而力不從心,每年的員工健檢,也開始出現怵目驚心的紅字,健康亮起紅燈。

五指標逾三項異常 代謝症候群警訊

薛又毓醫師表示,像王先生的例子,就是很多現代人生活的縮影,由於生活與工作型態的改變,靜態活動占生活比例越來越重,加上飲食習慣逐漸西化的環境因素影響,「代謝症候群」因而越來越常見。

薛又毓醫師說,所謂的「代謝症候群」,指的是多種危險因子集合、「手牽手」同時出現的一種現象,是一種疾病前期的概念;因為症候群中危險因子聯手出擊,威力甚至還勝過單一疾病的殺傷力,它與肥胖以及台灣十大死因榜中的腦血管疾病、心臟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性疾病等密切相關,近幾年的研究也發現,代謝症候群也可能影響癌症發生率與生育能力。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最近一次調查,我國在十八歲以上的成年人中,有高達三十一點五%的女性與二十五點五%的男性患有代謝症候群!

代謝症候群的指標,包括血壓(收縮壓大於等於一三0mmHg、舒張壓大等於八十五mmHg),血糖(空腹大於一百mg/dl),血脂(大於等於一五0mg/dl),膽固醇(男性小於四十mg/dl、女性小於五十mg/dl)、腹圍(男性大於等於九十公分、女性大於等於八十公分)等五項,具有上列三項或三項以上異常,便符合代謝症候群,此時就需特別注意健
康已亮紅燈。

改變飲食多運動 改善胰島素阻抗

薛又毓醫師指出,代謝症候群伴隨其他多項疾病之高度危險性,加強篩檢是很重要的,一旦發現具有任何危險因子,便應找尋是否還有其他相關的危險因子存在,以期能及早預防性介入,降低日後進展至疾病與併發症的風險。

薛又毓醫師強調,民眾可藉由生活型態,如飲食、運動等的改變,來減輕體重,改善代謝症候群的核心異常「胰島素阻抗」問題,進而改進葡萄糖耐受性,與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,才能長保身體健康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yas06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